• 1
  • 2
  • 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推进农业“新基建”工作,智慧农业离不开传感器的帮助
发布时间:2022-01-20 点击次数: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系列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等智慧农业科技取得了突破。

  然而相比发达国家,因起步晚、基础薄弱,我国智慧农业研发应用水平整体呈落后态势;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与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仍处于“跟跑模仿”阶段,落后先进国家 10~15 年;由于行业顶层设计缺失,各地区的智慧农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与科学布局。

  现阶段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较多关注概念解析、技术方法创新、技术产出效率测算、技术进展梳理、技术方案论证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入手,面向2035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线进行的前瞻性分析较为少见,尤其缺乏针对不同规模主体、不同产业类型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新基建”工作,建设泛在、先进、开放、共享的农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形成农业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和数据交换机制。开展农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建立农业大数据智能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全新的农业知识图谱,促进数据信息转化为实际价值,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化、智能化。

  那,你知道在智慧农业中一个温室大棚里都有哪些传感器吗?

  一、温湿度传感器

  大棚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不同植物以及同种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棚内温湿度的要求差异较大。所以在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中,温湿度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传感器一般分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两类,以便更加全面地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

  二、光照度传感器

  光照强度的大小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在智慧大棚种植中,光照度传感器通过光感和光敏传感器监测记录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强度信息,也可以直接与相关的补光系统、遮阳系统等设备相连,必要时自动打开相关设备。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产量。

  三、二氧化碳变送器

  对棚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监测的目的与监测光照强度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但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达到饱和,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若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植物“窒息”而光合作用停止。

  温室大棚作为一个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通过二氧化碳变送器对棚内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通风换气时间,改善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为作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四、土壤ph传感器

  土壤ph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植物外观形态、物质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品质和产量等方面,土壤的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土壤酸碱性失衡还会降低土壤中营养的有效性,影响土壤肥力。

  所以,通过土壤ph传感器监测土壤的PH,了解土壤土质,合理施肥,加快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对棚内作物的生长十分必要。

  五、环境监控平台

  传感器作为整个农业温室大棚的前端,各类数据采集后都需要一个汇总点,而环境监控平台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它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收集起来,存储分析,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实时查看数据,并根据环境信息联动相关设备对温室大棚进行管理,实现温室大棚科学、智能化、高效率的管理。